你家也有不听劝的固执长辈吗?医生说,这可能是“逆火效应”在作祟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尹丹琼

“为了让娃更好地吃饭,我妈总是自己先嚼烂再喂给孩子,我反复解释这样不卫生,可她就是不听,还说我也是这样带大的,不也健健康康。”近期,40岁的赵女士满脸愁容地走进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上城区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心理科主任医师朱华平讲述日前和母亲大吵一架的场景。

在赵女士看来,母亲的有些观点过于陈旧,其实很多已被证实是不科学的。可无论自己怎么苦口婆心地解释,老人始终不愿改变固有观念,致使母女俩在日常相处中摩擦不断。最严重的一次,“难以消火”的老母亲甚至直接将赵女士拉入了微信“黑名单”。

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赵女士的故事其实并非个例,在日常生活中,像其一样因观念冲突和与长辈经常吵架的人不在少数,这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心理学现象——“逆火效应”。

“所谓逆火效应,是指当个体面对与其信念相反的信息时,不仅不会改变信念,反而会加强原有信念的心理现象。”朱华平解释,形象点说,这就像本打算借助风的力量吹灭火焰,可实际情况是,火不仅没有被扑灭,反而还会因风的介入而越烧越旺,因此,这也被称为“反弹效应”或“适得其反效应”。

随着年龄增大,人的认知功能会减退,思维转换效率降低,这也就是大部分中老年人为何需要更多时间来接受新事物的主要原因。

“此外,人对信息的接受程度不仅取决于内容,还与传递信息时的情绪和语气密切相关。”朱华平讲到,当负面情绪被激起,大脑会优先启动“情绪防御机制”,而不是理性评估信息的客观价值。简单理解,就是当子女声嘶力竭地指责长辈存在观点错误时,他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不被尊重,这种负面情绪会促使他们立刻开启“防御”状态,继而听不进任何话。

朱华平提醒,若“逆火效应”被激发,首先要做的是尽量缓和气氛,及时转移话题,减少情绪化干扰。此时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对方足够的时间消化新观点。“可邀请长辈特别信任的对象当说客,迂回作战,或许能起到更好效果。”若长辈的偏执观点已对自身或他人已造成较大影响,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心理干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