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什么意思(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原来是这么回事)



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通假字。


一、什么是通假字?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中的一种用字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例如初中语文课本中我们读到过的这些通假字:

《论语十二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yuè)〕通“悦”,愉快。


蒲松龄《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zhǐ)〕通“只”。


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yāo)〕通“邀”,邀请。



二、为什么会出现通假字?


通假字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是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由于汉字是不断演变的系统,西汉以前并没有出现字典之类的书,导致读书大众很难区分正字和别字,当下笔为文时就往往不自觉地用了通假字。清人陈澧(lǐ)说:“古人所以用通借字者,实以无分部之字书,故至于歧异耳。《说文》既出,而用通借之字者少矣。”


其次,在唐代以前,人们要读书,全靠手抄。而且往往是先生口授、学生记录,因而经常会遇到仓卒之间找不到那个恰当生字的情况,那么就只好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也可以说就是写了个错别字)。如:


“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君之惠也。”——《左传·隐公八年》。“鸠”在这里是聚集的意思。但“鸠”本鸟名。作“聚集”解,是“勼”的通假字。《说文解字》:“勼,聚也;从勹,九声,读若鸠。”


另外,古人使用通假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墨汁、纸笔等书写工具实在不灵便,写笔画多的繁体字更是不灵便,没有现在的钢笔、铅笔那么轻松好用,因而常用笔画较简的同音字去代替笔画较繁的本字。如:


“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的“微”是侦察、伺候的意思,应是“覹”的通假字。《说文》:“覹,伺也。”



三、怎么读通假字?


熟悉古音通假现象,对于阅读古书是很有必要的。清代学者俞樾(yuè)说:“读古人书,不外乎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而三者之中,通假借尤要。”


至于常见通假字的读音,原则上通假字要读本字的音,如“被坚执锐”的“被”读成“披”的音,“不亦说乎”的“说”读成“悦”的音。但也存在部分通假字,人们习惯上不读本字的音,如“匪夷所思”的“匪”通“非”,但人们仍然读第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