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定义是什么(“朋友”的定义)

何为朋友?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除情人或亲属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对朋友的定义都有不同的理解。


有些人把“朋友”的定义放得很宽:见过几次面的,喝过酒的,说过几句话的,帮过你忙的……,甚至只要见过一面,都可以信口拈来成为“朋友”。而另有些人则把“朋友”的定义限制的很窄:就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分你我的,才算“朋友”

我以为,朋友可以分为多个层次,但是人和人之间要想成为“朋友”,首先必须要做到“相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观”一致,这是做朋友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三观”不一致,那么在对待事物的观点上,在处理问题方式上…以及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不一致,甚至会产生矛盾。很难想象,经常产生矛盾、甚至吵架的两个人会成为什么朋友,更不要说好朋友了。反之,如果“三观”一致,就会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常常会观点一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聊的来”;就会在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常常会彼此差不多,就会达到我们常说的“默契”。所以,“三观”一致,是做朋友的最基本的条件。我把这个层次的朋友,定义为“知己”

朋友的第二个层次,我把它定义为“至交”。这一层次的朋友,要在“三观”一致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资源”,能够在工作上或生活上互相提供帮助,甚至在对方陷入绝境的紧要关头,能雪中送炭,提供必要的帮助。很难想象,在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每次都提供不了帮助(不一定做到有求必应),对方会把你当做“至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手中掌握一定“资源”,也是交朋友的条件。

第三个层次,就是朋友的最高层次,我把它定义为“挚友”。在这个层次上的朋友,就会相互欣赏对方的优点包容对方的不足就会相互主动关心和惦记;相互怀着感恩的心牢记和回忆对方的关心和帮助;每当遇到好事或是坏事,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对方。要想成为“挚友”,除了“三观”一致、能在工作和生活上提供帮助之外,还必须是共同经历过人生当中的比较关键的时间段的人,如同学、战友知青等;或共同相处一段较长的时间,如长时间一起共事的同事。没有这种经历,就绝对成不了“挚友”

在我的一生里,真正的朋友不是很多,即使是“知己”也不过百人左右;达到“至交”程度的,也不过几十人;如果说可以称得上是“挚友”的,应该也就是十几个人吧。但是我想,有百人左右的“知己”、相处了几十个“至交”、结交了十几个“挚友”,我这一生也算是很成功的,我为有这些朋友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