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盐城市西郊,有一座凭借“全国文明村”金字招牌闻名遐迩的村庄——盐都区潘黄街道仰徐村。从现代化的集中居住点,到创新的“道德银行”实践;从书香四溢的阅读活动,到温暖人心的志愿服务传递,仰徐村以文明为笔,精心绘就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图景,用实际行动诠释乡村振兴的文明底色。
村民集中居住点路面干净整洁,环境优美舒适。
安居家园
绘就宜居新篇章
沿着宽敞整洁的柏油路,走进仰徐村村民集中居住点。统一规划的二层小楼整齐排列,家家户户门前小菜园与小花园相映成趣。蔷薇花攀着篱笆肆意绽放,瓜果藤蔓在竹架上随风轻摇。85岁的村民徐荣昌正坐在自家小院边侍弄花草边说:“现在住独门独院,既能养花种菜,又能和老伙计们串门聊天。晚上健身公园里路灯一亮,我们就去散步、跳广场舞,日子太舒坦了!”
为切实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仰徐村高标准建设集中居住区,在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同时,积极引导村民爱环境、讲文明、树新风。村里陆续完成347户居民厕所“三格式”改造并全部接入污水管网,对109户民房进行出新提升,建成农民健身公园,完成4条河道及桥梁整治;换装主道路路灯79盏,安装小区太阳能路灯137盏,拆除违建和“绿皮房”38处共600平方米,清除违规小种植75处,将18亩小菜地全部分配到户;铺设与城市联网的6.5公里污水主管网,实施11.13公里污水支管网和弱电线路地埋工程,同步推进小区道路出新、绿化补植提升等工作。
如今,这里已然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样板。漫步村中,“美丽庭院”创建公示牌随处可见,家家户户比整洁、赛文明,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道德银行
涵养文明新风尚
在仰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银行”展板格外醒目。“道德银行”储蓄员严敏敏介绍道:“我们把村民参与志愿服务、做好人好事、践行移风易俗等文明行为转化为积分,这些积分不仅是评选‘十星文明户’的重要依据,还能兑换生活用品。”
翻阅“道德银行”积分台账,垃圾分类、邻里互助、家风建设等内容均细致评分。一名刚用积分兑换到色拉油的村民感慨:“没想到做好事还能‘存钱’,大家都争着当模范!”
仰徐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于2003年在全市首创村民“道德银行”,通过抓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乡风,推动全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历经22年实践,仰徐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与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道德银行”不仅是积分管理平台,更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创新载体。村里依托这一平台,开展“道德模范家庭”“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定期公示表扬先进典型。在其激励下,越来越多村民主动投身志愿服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氛围愈发浓厚。村民张大姐笑着说:“现在大家都抢着做好事,攒积分、评星级,比学赶超劲头十足!”
书香浸润
点亮精神新生活
在仰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爱阅读爱生活”阅读分享活动现场,村民们围坐一堂,分享读书心得,交流人生感悟。这样的阅读活动每周都会如期举行。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仰徐村不仅建设了农家书屋,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理论宣讲、技能培训、文化惠民等活动。实践站内书画室、棋牌室、健身房等功能室一应俱全,满足不同年龄段村民的文化需求。
“阅读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滋养心灵。”参与活动的村民刘先生表示,“以前农闲时大家聚在一起打牌,现在都爱来书屋看书、参加活动,生活充实多了。”除阅读分享外,村里还组建文艺志愿服务队,自编自演快板、小品等节目,将党的政策、文明新风融入其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正能量。
志愿服务的“红马甲”也是村里一道亮丽风景。志愿者入户宣传垃圾分类时,村民周大爷主动加入:“环境好了,大家责任感更强了!”
近年来,仰徐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现代高效农业、新型工业产业和近郊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按照“民建、民有、民营、民享”思路,依托丰富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农业主题乐园等项目相继落地,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乡村乐趣的同时,为村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仰徐村党总支书记周瑜表示:“未来,我们将锚定乡村振兴目标,持续深化‘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拓展产业发展新路径;聚焦群众需求,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激发村民自治活力。”(撰稿丨宋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