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桑昊)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中,县域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更影响着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然而,当下“县中没落”成为热门话题,凸显出县域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升县域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迫在眉睫。
经济基础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县域教育发展的一大阻碍。经济发达地区凭借雄厚的财力,能够吸引大量优秀师资、购置先进教学设备、开展丰富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而县域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教育经费相对短缺,优秀教师不断流失,教学设施陈旧落后,课程设置也较为单一。这种资源上的巨大差距,使得县域学生从起点上就落后于城市学生。在部分省份,城区和农村学校学科成绩差距显著,反映出教育资源不均衡对教育质量的深刻影响。
提升县域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实力,需要多管齐下。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通过实施教师退出教学岗位改革,优化教师队伍配置,为年轻教师提供晋升空间,激发教师队伍创新活力,值得借鉴。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加大对县域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能力,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要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如建设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让县域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在线教育资源。
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同样关键。课程改革结合县域实际,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和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创新,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深化与名校的交流合作,引入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如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深化与北京、江苏、西安多所名校的交流合作,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育评价体系方面,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改变单纯以分数论英雄的局面。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正确导向。
提升县域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当县域教育得到充分发展,教育资源得以更好地均衡,才能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机会,打破阶层固化,实现个人梦想与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