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有信,应时而归。近日,记者从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随着气候回暖,成群结队的候鸟已跨越千山万水如约而至抵达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冰封初融的草原注入蓬勃生机,将春日的生态画卷勾勒得绚丽多彩。
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聚集迁徙候鸟种类60余种,数量超2万只,种群数量维持较高水平。首批迁徙的鸟类包含疣鼻天鹅、大天鹅、小天鹅、鸿雁,灰雁、豆雁、绿头鸭、赤麻鸭等雁鸭类。
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关键区位,坐拥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是东北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与集散地。每年4月中旬左右,大批候鸟便循着季节的信号,陆续奔赴这片生态家园。目前,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记录的鸟类有346种,包括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85种。
近年来,呼伦湖生态环境日益优良,保护区内候鸟迁徙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已成为候鸟迁徙途中不可或缺的“生态驿站”。为确保候鸟栖息和迁徙安全,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深入落实国家林草局关于候鸟保护的总体部署,通过采取强化巡护管理、科学监测追踪、规范救护体系、扩大宣传覆盖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为候鸟栖息和繁衍提供了丰足的条件。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萨库拉/文
狄金崧 米格木尔扎布 杨开锁/视频拍摄及剪辑
美编:吕汶珊
主编:鄂桂晶
监审:刁岩 郭悦
监制:康健 陈静文
总监制:张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