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房唤醒生活美学,这个劳动者春日市集今天闭幕

4月20日,“好好吃饭”劳动者春日市集在西湖区留下街道东信和创园闭幕。

一个器皿、一粒香皂、一顶毡帽……几十个摊位、成百上千件展陈物品都由独立设计师创作而成,来自全国各地80余家手作品牌的作品都在各自的展示区域里闪闪发光,吸引了不少居民游客驻足欣赏。

“和创园位于小和山下,自然环境非常好,看上去就像花园一般。园区内有众多文艺空间,园区外高校毗邻,是年轻人闲暇时间的聚集地,文化环境也非常好。”市集负责人说,“吃饭,本是一场与生活的对话。市集以一场关于‘好好吃饭’的生活提案,来唤醒对食物、器具与生活之间的情感链接。”

在这里,手艺人将捧出浸润时光与情感的器物,将食物的承载赋予仪式;音乐人将在春日拨动琴弦,用旋律佐餐;劳动者将在市集展开对话,分享他们对生活与器物的洞察。

来自屏峰社区的“巧手阿姨”也是如此。在和创园平日开展的市集中,屏峰社区布艺班“巧手阿姨”也会带着她们一针一线精心编织的纯手工作品亮相。从个人兴趣的萌芽,到社区支持的蓬勃开展,再到居民间相互学习、技艺传承,如今,这些精美手工艺品跨越门槛,频繁步入市场,实现了从爱好到价值的华丽转身。

“原来我们只是因为喜欢,自己在家里做一些手工,后来社区开了手工班,我们就去社区里做,现在社区给我们联系了集市摆摊,卖我们的作品,还能赚点钱,很有成就感。”阿姨们说,“通过集市,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商机,比如特色定制的需求,小年轻更喜欢扎染、蓝印花布……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毗邻东信和创园这片创意热土,屏峰社区的“巧手阿姨”们正用她们的智慧与勤劳,编织着属于自己的共富梦想。社区亦在探索共富路径、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社区以此为契机,精心打造具有屏峰鲜明特色的共富工坊,促进居民间的情感交流与经济共融,点亮社区文化的新篇章。

据悉,东信·和创园曾经是老杭城人口中的邮电522厂,厂区内建筑大多建造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历经五十多个春秋风雨,工业人潮从老厂房中褪去,唯有61幢低层低密度建筑和1000余棵高大的乔木构建着厂区宏大的空间,沉淀着时光的印记。2011年,厂区被正式命名为东信·和创园,老式空间被赋予新的生命。如今,大批文创设计师纷至沓来,创意集市和展览每年开设十余场,将商业美学与惬意生活相结合,让东信·和创园成为了杭州市文创地标鼻祖。

随着西湖区深入打造“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留下街道大力推动文创产业的发展,东信·和创园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为核心,融合高新科技,坚持创新发展、集聚发展、开放发展与融合发展的四大理念,构建起了一个集艺术展示、生活美学、建筑设计、创新文化等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从2020年“杭州市文化产业园区”到2021年“十大文化新地标·杭州”,再到2023年被西湖区文物局列为“全国文物普查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东信·和创园近年来屡获殊荣。

“这些市集的开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区域的文化生态,还带动了周边商圈的繁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慢生活+创意经济’模式,让人们在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创意氛围。”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