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刊播《游!东北雪期最长旅游热地》,报道近日举办的长白春雪徒步大会,吸引众多徒步爱好者奔赴春季冰雪之约,长白山成为东北雪期最长的旅游热地;刊播《奇!“东北亚原始生态博物馆”》,报道长白山目前有野生动物资源1610种、植物资源1669种、大型真菌资源794种,被誉为“东北亚原始生态博物馆”。
人民日报刊发《吉林长春无人机操控师、四川德智装备工匠、海南新能源汽修师——这些劳务新品牌,你知道吗?》,其中以吉林龙航无人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与上百家企业签约人才招聘协议,长春无人机操控师劳务品牌已培训5000余人、累计实现劳务收入超30亿元为例,体现长春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崭新气象。
扫码查看原文
人民网刊播《中化钾肥保春耕 守护大国粮仓的 “钾” 力量 “体检合格”才出厂 护航春耕让农放心》,报道松原中化长山工厂总经理接受采访时就化肥从生产到运输等各环节严格把控成本,不随意抬高价格,确保春耕用肥的及时性和稳定性,为农民提供坚实的保障等方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新华社客户端推出直播《探访吉林“神奇作物”冰麦播种现场》,展现吉林省西部大力推广种植适合早春时节生长的抗低温的冰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推出《新华每日“吉”报(2025年4月8日)》,集纳我省科技创新、清明假期文旅成绩单等方面发展的最新消息。
扫码查看原文
新华社客户端播发《千城胜景|吉林洮南:春风送暖候鸟归》。
新华社客户端刊播《游!东北雪期最长旅游热地》,报道近日,长白山举办的长白春雪徒步大会,吸引众多徒步爱好者奔赴这场冰雪之约;大家沿途既能欣赏到长白山春雪的壮美,又能探秘独特的火山地质。
新华社客户端刊播《吉林:文商旅融合为“假日经济”注入新活力》,报道清明假期,我省各级市场主体持续升级消费模式、提升消费质量,通过多元化场景体验,节日消费市场再迎“人从众”盛况,“假日经济”叠加“春日经济”,在文商旅深度融合中持续释放消费新活力。
扫码查看原文
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乡理乡亲”播发《医生来了!清明春趣》,报道吉剧团的孩子们跟随中医单晓春学习养生知识,了解长白山灵芝等中医药材、采挖小根蒜等特色山野菜。
央广网刊播《创新高!这个雪季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1.7亿人次》,报道2024—2025雪季,我省接待国内游客1.7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95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和21%,再创历史新高。
央广网播发《趣游吉林|雪空炫技:自由式滑雪世界杯》,展现在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世界杯场地,滑雪者雪空炫技的震撼场景。
央广网播发《趣游吉林 | 雪谷中的市集》,报道2024—2025雪季,靖宇县充分利用松花江上游的冰雪旅游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雪谷市集以及滑冰马拉松赛场、18个冰上游乐项目,充分实现文旅体融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不断把冰雪“冷资源”做成“热产业”。
央广网播发《吉林省:人勤春早 瓜苗移栽忙 产业促振兴》,以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一座座大棚内瓜苗移栽工作全面展开、增加瓜苗品种和种植面积为例,体现当地以特色种植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中国日报客户端刊发《Changchun's spring tramcar draws crowds on blossoming journey(长春有轨电车吸引乘客开启春天繁花之旅)》,图集展示以春天为主题、“桃花”饰满车厢的长春54路有轨电车成为一个热门移动景点,吸引了大量乘客拍照打卡。
扫码查看原文
中国日报网刊发《沈铁吉林车务段吉林站积极应对清明假期客流高峰》,报道4月3日—6日,沈铁吉林车务段吉林站迎来清明假期客流高峰,其间共发送旅13.69万人,日均3.42万人,车站加开列车63列,强化运能保障旅客出行。
扫码查看原文
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发《中国成功培育首例体细胞克隆延边牛》、中国新闻网刊发《中国首例体细胞克隆延边牛诞生》、澳门日报刊发《我首例體細胞克隆延邊牛誕生》,报道吉林农业大学专家成功在安徽亳州繁育中国首例体细胞克隆延边牛,标志着中国地方黄牛种质资源保护与高效繁育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濒危畜种保护提供了创新样本。
来源:吉林发布
初审:孙晨
复审:矣玲玲
终审: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