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3日电 (邹立洋)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全民中医药健康素养,泸州市近年来全面开展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让百姓感受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热潮,有效提升了全民的中医药健康素养,让中医药文化在这座城市深深扎根、开花结果。根据2024年泸州市七个区县调查结果,泸州市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33.57%,高于全国(2023年24.62%)、全省(2023年27.7%)平均水平。
中医药文化养生集市现场。泸州市卫健委供图
中医药文化“进社区”,打造中医药健康家园
2024年以来,泸州连续举办了6场中医药文化集市,并成功举办了首届“酒城九味”药膳大赛,开展了一系列中医药活动,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在中医健康咨询区,省、市名中医20人现场坐诊,从日常饮食的中药调理到心理健康的中药调养,通过中医传统诊疗方式,为居民们解答各种健康问题。
在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中医养生功法展示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目光,太极拳、八段锦的表演者们一招一式尽显中医养生之道,居民们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纷纷跟着练习,现场气氛热烈,中医外治特色技术-推拿、正骨、五运六气、耳穴疗法等中医药特色疗法供群众现场体验。在大健康产品体验区,由区县、省市中医医院、企业布展了围绕“酒城九味”道地药材开发的40余种中医药大健康产品,发放各类产品的宣传资料。在非遗技艺展示区,全面展示了省、市级中医药类非遗技艺及传统文化及工艺,展示了中医的历史渊源、经络穴位图以及各种中药标本,让居民们近距离领略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中医药游园互动区,开展了中医药特色元素盖章打卡、中医药谜语、投壶、套圈、敲锣艾灸条制作、香囊制作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让群众现场感受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魅力,进一步加深了居民对中医药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他们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在中药膳食体验区,中药茶饮、中药膳食、中药糕点及泸州传统美食体验让广大居民赞不绝口。
中医药文化“进学校”,播撒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在学校里,中医药活动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泸州市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市、县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开展系列“传承中医文化药草飘香校园”等主题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科普宣讲活动。通过专家讲座、中草药种植、中草药小课堂等丰富的形式,结合动画视频和图片展示,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医药的发展历史、中医药的种类与作用以及中医药治疗方法等知识,将中医药知识与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生活,为学生们开启一扇了解中华文明瑰宝的窗口。学生们积极参与中医知识趣味问答、做养身操等互动环节,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的智慧与魅力。
目前,泸州市梓桐路小学校、泸州天立春雨学校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泸县城北小学、合江县大桥中学等14家中小学创建为泸州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他们将中医药文化纳入校本课程,开设了中医药兴趣班;在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知识、了解中药的炮制方法、制作中药香囊等活动,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学校邀请中医专家到校举办讲座和义诊活动,专家们通过讲述古代名医的故事,激发学生们对中医药的兴趣。在一个制作中药香囊的活动课上,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艾叶、菖蒲等中药材装入香囊袋中,当一个个精美的中药香囊制作完成后,学生们兴奋不已。泸州市梓橦路小学的同学们说:“以前只知道香囊能驱虫,现在才知道里面的中药材还有这么多的药用价值,我以后也要学习中医。”
中医药文化“进机关”,为干部职工注入健康动力
针对机关工作人员长期伏案工作、压力大的特点,泸州市推进中医药传承活动走进机关单位,为机关工作者带来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盛宴与健康服务。专家们深入分析机关人员常见的健康问题,并从中医的角度提出预防和保健建议,针对机关工作压力大的特点,中医医生开展《中医养生与情志调摄》的精彩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医养生理念与情志调节方法,让大家认识到情志对健康的重要影响。
此外,中医医生还通过讲解《习练八段锦·助您百病消》,阐述八段锦对身体保健的益处,并详细现身示范八段锦的口诀、穴位、要领等,帮助机关人员缓解工作压力,方便机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随时进行自我保健,预防和缓解颈肩腰腿痛等职业病。为职工提供中医健康咨询、针灸推拿及体检报告解读服务。进机关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中医药文化大健康产品体验区,香囊制作、酒城九味中药饮片辨识、院内制剂展示,以及膏方、药食同源糕点和奶茶试吃等活动,让职工亲身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通过中医药文化进机关活动,不仅传播了中医药知识,还为职工解决了健康问题,提升了大家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中医药文化“进乡村”,把健康送到田间地头
在泸州市的各个乡村,中医药进乡村活动如同春风一般,吹到了村民们的身边。市中医药管理局组建选派52个省市级团队、654名专家下沉全市乡镇、街道,带着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和中草药样本走进乡村,指导全市103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合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及全年重要医疗宣传日,开展健康咨询、现场体验、送医送药、健康讲座等活动方式服务群众。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向村民们讲解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预防和治疗方法。例如,针对乡村中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医生介绍了艾灸、中药外敷等中医手段的神奇功效,并现场示范艾灸的正确操作方法,许多村民纷纷跟着学习。
同时,还设立了义诊点,为村民提供免费的中医诊疗服务。村民们排起了长队,接受中医脉诊、推拿等服务。一位患有多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村民在接受了推拿治疗后,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他激动地说:“以前只知道吃西药,没想到中医推拿这么神奇,这样的活动真好。”此外,医生还向村民发放中医药科普宣传手册和常见中药材种子,鼓励村民在自家院子里种植一些简单的中药材,如薄荷、金银花等,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中医药的魅力。据统计,2024年以来,泸州市中医专家团队下基层开展坐诊诊疗16632人次,带教医护8003人次,开展中医药人员和乡村医生培训讲座1069次,培训人员8531人次,推广中医适宜技术项目累计472个,互联网结对帮扶1224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470余份,服务群众10余万人,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优质可及的中医医疗服务。
中医药文化“进家庭”,实现中医药健康服务个性化
泸州市中医药管理局推动在全市13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全市组建了835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他们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基本健康状况,在日常健康管理、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通过建立家庭医生中医药签约服务模式,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在基层的落实。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重点人群和亚健康人群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根据居民的个体差异和健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同时,积极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居民普及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中医药文化“进企业”,助力企业员工健康工作
在泸州市的众多企业,中医药“六进”活动也为企业员工的健康保驾护航。企业内部举办的中医药健康知识培训,使员工们了解中医养生理念和简单的保健方法。一些企业还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为员工提供定期的中医健康体检,根据体检结果为员工定制个性化的养生方案。
同时,在企业的生产车间,摆放了一些中医药养生茶饮点和简易的按摩放松区域,让员工在工作间隙能够喝上一杯养生茶,进行简单的放松按摩,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生活质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