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的规矩和讲究(清明扫墓有讲究:不用2果,不穿3衣,不带3人,2不说,3不去)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春意盎然。这里要先给大家说一下,就是虽然今年的清明节是在4月4日,但是也不只是当天可以扫墓祭祖。

其实清明节并不只是一天,这个节日是比较漫长的,所以扫墓的话并不是清明节当天才可以去,在清明节前和清明节后都是可以扫墓的。

过去很多地方讲究的是“前三后四”,在有些地方更是有着“前十后十”的说法,就是说清明节前后这20天都是可以扫墓的。因此大家就没有必要非得在4月4日清明节当天去,这样不仅天气不好,可能还会导致交通拥挤。

好了,言归正传还是来说说清明节上坟扫墓,也有许多讲究和习俗,这些习俗不仅是对先人的尊重,也体现了后人的情感和信仰。

其中就有“不用2果,不穿3衣,不带3人,2不说,3不去”的说法,到底是啥意思?老传统还是要遵守的,一起来了解下吧!

①清明扫墓,不用二果。

指的是在清明节扫墓的时候,供品的选择有讲究。像现在清明节扫墓的话,多数都会准备一些水果,而有两类水果就不宜拿来当供品祭祖。第一类是成串的水果,如葡萄、龙眼等;老辈人的说法是这些水果寓意不好,会让亲人成串带走。虽然这是迷信,但为了图个好的寓意,也是尽量避免。


第二类是指空心的水果,空心的水果则因其形态,被认为寓意着“无心”,与祭祖的庄重氛围不符。另外还有像梨子等也不宜拿来当供品,也是因为寓意不好。

此外,供品的数量也有讲究,古语有云“神三鬼四”,即供奉神明的供品数量应为单数,以三个为宜;而上坟祭祖的供品则应为双数,通常是四个,所以大家可不要搞错了。

②清明扫墓,不穿三衣。

这三衣,一是大红大紫的衣服,这类色彩鲜艳的衣服在庄重的祭祖场合显得过于张扬,不符合肃穆的氛围;

二是太暴露的衣服,这既是对先人的不尊重,也容易引发他人的非议;


三是过于昂贵的衣物,祭祖不是炫耀财富的时刻,而是表达敬意和怀念的时刻。穿着名牌的衣物去扫墓,不仅容易引起他人的非议,而且坟地都是在野外,荆棘丛生的话,这样容易把衣物给划破,也是不划算的。

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在扫墓时不宜佩戴桃木制品、貔貅和佛珠等辟邪的物件,因为这些物件可能会被视为对祖先的不敬。

当然了,对于女性而言,当天也是不宜浓妆艳抹的,爱化妆的话也只能是化淡妆,尤其是不能涂抹大红嘴唇。

③清明扫墓,不带三人。

说的是有些人是不宜去上坟扫墓的,其中主要包括三类人。首先是年纪大、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的身体状况可能无法承受扫墓时的劳累和情绪波动;


其次是六岁以下的孩童,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可能无法理解扫墓的意义和庄重性;而且孩子去到坟地了,追逐打闹,这样是对祖先的不敬,同时祖坟在野外,孩子到处奔跑也不安全。

最后,是身体抵抗力差、体弱多病的人,扫墓时可能会因为情绪激动或劳累过度而引发身体不适。

此外,孕妇也不宜参加扫墓活动,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至于以前的说法女婿、女儿不能上坟,现在已经过时了。

④在扫墓的过程中,有两种话是不能说的。

一是不能说先人的坏话,在扫墓的时候尤其是不宜对先人进行非议,也不要在坟地指指点点,更不要大声喧哗,这些行为都是不妥当的,是对祖先的不敬;


二是不能说丧气话、晦气话,这些话语不仅会影响扫墓的氛围,还可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负面情绪。相反,我们应该向祖先报喜不报忧,分享家族的喜讯和成就,让祖先在天堂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喜悦和成长。

⑤清明扫墓,还有三种地方不能去。

第一是不去亲戚家串门,至于其中的原因小编也不是太清楚,反正在我这边就是这样的规矩,扫墓以后是不能去亲戚家串门的,也最好不要去邻居家走动;

第二是不去荒郊野外,这是为了保障扫墓者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件;毕竟清明节的时候,雨水也多,野外不太安全。就算不下雨,清明节的时候毒蛇、毒

虫也出苗了,荒郊野外的容易发生意外。

第三是不要扫墓后就马上回家,而是要在在村里溜达一下,尤其是要多去人多的地方稍作停留,之后才能回家。同时,扫墓的时间也不宜太晚,以免天黑后回家途中发生意外。

清明扫墓,是一次情感的回归和文化的传承。这些清明扫墓的讲究和习俗,既是对祖先的尊重和怀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