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诗意简短(辛弃疾最温馨的一首词)

今天我们来聊聊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词。此词生动描绘了乡野间一家五口的宁静田园生活,充满了淳朴自然的气息,弥漫着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不错!可能很多朋友已经猜到了,这便是辛弃疾的名篇《清平乐·村居》。在其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日常生活的温馨,它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平实而温暖的人文体验。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阅读此词,我们能够观察到一个乡村生活的片段:一个宁静的小村庄,建有一座茅草屋,这茅草屋并不高,屋檐矮小,屋外溪流旁生长着翠绿的青草。

村中有一对年迈的夫妇,他们互相交谈,用那江南地区特有的吴侬软语交谈着,彼此之间充满了温馨的笑语。他们的长子正在河边覆盖着“青青草”的田地里清理杂草,而次子忙碌在自己的活动中,他灵巧的双手正在快速地进行着某种手艺,原来,他正在用竹子编制鸡笼。这样勤劳懂事、灵巧能干的孩子,在辛弃疾的眼中,无疑是极其可爱且值得赞扬的。

然而,最让辛弃疾心生欣喜的,仍是那个年纪最小的儿子“老三”。他正在做什么呢?这个孩子正悠然自得地躺在溪头的草丛中,悠闲地剥着刚采下的莲蓬。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形象仿佛就在眼前。

俗语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这个躺在草丛中剥莲蓬的小男孩,在大人的眼中,是多么让人疼爱,多么让人欢喜。这座茅草屋前的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场景,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充满无比的温馨和恬静。

在这四十多个字中,辛弃疾以白描的手法,将这个小小的房屋、周围的环境、以及一家人从老到小不同的面貌和情态都展现了出来。这不仅仅是一首词,更像是一幅描绘乡间自然景色和生活气息的写生画,充满了生动的趣味。人们的嘴角不自主地露出笑容,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静谧的时光之中。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辛弃疾对于自然和纯朴生活的深深热爱。实际上,辛弃疾在农村成长,他常言“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将自己的新居命名为“稼轩”,并自号“稼轩居士”。

然而,辛弃疾生活在南宋这个内忧外患之中的时期,国家风雨飘摇,他虽然热爱乡村,但始终怀有报效国家、抗击金国、收复失地的壮志。他深知,唯有国家强盛,才能拥有真正恬静舒心的生活。

为了保卫家国,他年仅二十余岁即挥舞起抗金义旗,率领家乡的众多人民和朝廷官兵共同对抗敌人。他为抗金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心力,撰写了许多文章。

然而遗憾的是,辛弃疾的这些主张在南宋朝廷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他曾被任命为官,但每当局势稍微缓和,他便被迫罢官。从四十三岁开始,他长期处于被冷落的状态,两度被迫退休。在他最应该施展才华的年华,他却只能回归农村,度过了近二十年的隐居生活,直至老年。

对于一个有抱负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极其痛苦的。然而,辛弃疾又能如何呢?他只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暂时放下自己的抱负,尝试沉浸在他从小就深爱的田园生活中。

实际上,正是在这一时期,辛弃疾笔下诞生了众多的田园词。从某种程度上看,正是他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热爱,使得他在无法实现报效国家的理想之后,仍然能过上恬然自若的生活,而不至于过于悲观和无所寄托。

中国有句古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穷并非仅指生活的贫困,更多的是指不被社会认同、不被重用。辛弃疾正是遭遇了这样的困境。因此,他选择在乡村度过自己的平静生活,致力于寻求内心的平和、活在当下,寻找那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那时,他正在江西的农村过着隐居生活。美好的农家生活让他暂时缓解了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心。农家人的淳朴与热情让他深深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因此,乡村生活在他的笔下才如此栩栩如生、生动鲜明,仿佛活灵活现。

在《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初看起来朴素的茅草屋,在辛弃疾的眼中却充满了温馨。因为房前屋后就是生机盎然的小草,紧邻着大自然,让人在这里感到无比自由。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锄豆苗、编织鸡笼的青年和玩耍的孩子,这些平凡朴素的画面,被辛弃疾以富有温度和美感的语句细腻描绘,让人不由得产生怀旧之情,勾起人们对儿时乡村生活、回忆自己那些温馨恬淡日子的深深思念。

阅读这首词,常常让人感慨万分。尽管辛弃疾的生命中有很多时间是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安逸,但他亲历过战乱,深知只有国家强盛,百姓才能真正过上安逸的日子。因此,他内心并未真正获得宁静,即便身处田园,他的心也始终牵挂着国家。

也许在辛弃疾的内心深处,这首《清平乐》中所描绘的和谐快乐,正是他所向往的理想。他多么希望看到祖国的繁荣昌盛,那时,他便可以毫无牵挂地归回田园生活。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来说,这份看似平凡的幸福,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然而我们却常常忘记去真心感受这份平淡的幸福。愿我们都能在生活中发现平淡之美,感受那份平常却珍贵的幸福。